领证
原创: 懂懂赞赏 懂懂日记
朋友家的孩子读高一。
成绩一般,若是按照现有的发展趋势,顶多就是二本。
想找点捷径。
捷径又分两种,要么选择地区,要么选择专业。
前者是高考移民。
后者是特长考生。
这两年,高考依然很热,但是没有我们那时热,我们那时是全城让路高考,我们出行都是警车开道,大队长亲自开着警用摩托车。
那场面才震撼呢!
现在也是警车开道,不过低调了许多许多,也不封路了。
当年,高考为什么如此的隆重?
那就是投胎。
考上了,就再也不用种地了。
一个班上,9成以上生源是农村出身……
在我们看来,这是最公平的游戏,你行你就上,你不行就白搭,高考哪有作弊的?从源头就规避了这些,随机分配的座次。
当我长大了,参加工作了,能站在家长的角度看待问题时,就想明白了很多很多,其实很多东西都是暗箱操作的,我们理解的作弊只是考场作弊,那种作弊是术,不是道。
道是什么?
研究规则,制定战术。
例如之前帮我开车的少华,他是富二代,家里当时都准备上市了,他学习成绩一般,那家里怎么给策划的?
读国际连读班。
在清华读两年,再去国外名校读两年……
那以后牛B了,别人问,你是那个学校的?
可以弱弱地回答,本科是在清华读的。
平时跟我一起骑车的,有几个车友是富二代,跟我年龄相仿,读书时他们都是笨蛋系列的,但是一个个都是本科。
走的什么?
特长生。
有美术特长,有体育特长。
若是单纯考文化课,一定考不上,但是若是走特长生呢?那么分数又有优势了,在浙江有一类工厂,里面静悄悄的,推门进去,只有刷刷的铅笔声,干什么的?
美术培训基地。
专门针对高考的。
一个大型车间,七八百人。
有人能在这里培训九年,考一年考不上,再考一年,考不上再回来……
他们恨山东。
理由是什么?
山东考生文化科成绩好,但是美术成绩白搭,白搭咋过的?替考,当老师说出这个秘密时,大家全部沉默了,百感交集。
这是一个当时的考生告诉我的,他说那晚上回到宿舍,大家一句话都没说,什么都不想说了。
替考形成了一条产业链。
但是,对于这个指责,我是不认可的。
因为,山东的考场氛围一流,没听说有谁作弊了,是不是你们污蔑我们?你们学习不中用,就说我们替考?
后来,我就问我的骑友,体育特长生有作弊的可能吗?
他说,有啊,那个XX不就是嘛,大家都知道。
怎么作弊的呢?
他是报的足球专业,当时给的建议就是球到脚下就传出去,不盘不带,若是球出界了不要去拿,因为一掷球就容易露馅,因为他压根就不会掷。
他是什么状态呢?
就是场上跑动最积极的,但是基本没碰几次球,但是还有一些个人基础考试,例如颠球、过杆,就暗示他去厕所了,直接给了成绩。
过了。
这种是最早期的运作,只要能找上人,基本就能过,与年代有关,毕竟主人公都40多岁了,到我们那时候,体育特长生就比较常见了,每个班都有四五个,例如班上学习成绩一般的,就会选择做特长生,例如篮球、足球,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就可以。
不过,大家都是农村出来的,不懂什么运作。
一切都听教练的。
而懂运作的则会选一些比较容易过的专业,例如传统武术,表演一下套路就可以了,例如我们海南队友里就有靠传统武术考大学的。
20多年过去了。
反作弊一定越来越专业了。
那钻空子的难度就越来越大,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?
需要去问。
机会肯定还有,只是掌握资源的人层次越来越高,若是今天的我运作17年前高考的我,可能就比较专业了,因为该有的眼界、资源,我都有了,那时漏洞还是比较多的,后来有老师案发了我们才知道,一切都是明码标价的,就是帮你运作到什么学校多少钱……
我跟朋友到上海。
去上海的目的是什么?
听专业人士分析一下,这类事该怎么运作。
毕竟要未雨绸缪。
朋友在上海有朋友,是我们老乡,原先在我们那边教书,后来又考学考出来了,读了研究生、博士,后来在上海一所高校教书,现在应该是教授了吧?毕竟年龄也差不多了,47周岁了。
先见了他。
朋友给准备了一些礼物,家乡特产啥的。
我们三人先碰了一下头。
我们三人点了两个菜,就在学校门口的小饭店,一直到吃的一个菜叶不剩,教授的意思是不需要点太多的菜,吃饱就好,浪费可耻。
我很欣赏这种态度。
一是发自骨子里的节约意识。
二是没有把我们当外人。
很务实。
我们去找地方喝咖啡,他先审问了一番,就是孩子成绩到底如何,不能说最好的一次,就是平均水平,平时在班上多少名,全县多少名,现在每年二本过线多少人,孩子成绩稳定性如何……
教授一再提醒:实事求是,咱宁愿低估咱家孩子也不能高估,因为低估了至少是稳保险,而高估了呢?则容易踏空,另外不能违反政策,只能是迎合政策,顶多是不那么雅观,但是不至于说不符合规定。
朋友接受。
分析了一通,理论上,也就是临沂大学的水平。
二本本科线,刚过。
据说,现在临沂大学也蛮难考的,我记得我们高考时,临沂大学我们都不屑去上,我超了他们的录取线接近40分,去了太浪费,我们班上复读几次的后来基本都去了临沂大学,不过现在混的都不错,有教中学的,有教技校的,都当老师了。
朋友的意思是有没有作弊、替考之类的漏洞?
教授的观点跟我基本一致,我们一身正气,咋能给孩子想这些呢?
教授喊来了一个女教授,负责招生的,对这个领域比较熟悉,女教授听了系统的分析以后,给出的建议有三。
第一、城市大于专业,在上海读专科也远强于在三四线城市读一本,因为城市氛围本身是教育的一部分。
第二、选择与二本线相近的一线城市院校,这些院校都有一些重点专业,也有一些鸡肋专业,怎么选择呢?选鸡肋专业,入学后调整专业,就是就读一线城市二线水平大学里的一线专业。
第三、以留学生的名义申请一线城市一线名校。(外籍)
我们这次来,是渴望有没有一种很偏门很小众的漏洞或者捷径,例如参加某个作文考试之类的,直接可以获取入学资格的。
答复,几乎没有。
即便有,也比高考还难。
前几年,网上有个巨大的争论,就是某青年作家是不是代笔,包括参加作文大赛的文章到底是不是其本人写的,目前种种证据表明,基本就是作弊,为什么要这么做呢?
因为,该作文大赛是可以直通名校的,免试。
怎么理解呢?
我是个作家,我儿子比较笨,我又想让他进名校,而组织征文大赛的是我文学圈的好朋友,那我们俩一拍即合,就算帮帮你侄子。
大体就是这么一个故事。
你若是有兴趣跟我理论,可以去看看相关调查证据,看完以后,你还会跟我理论吗?!
若是还有兴趣,可以看看获得过作文大赛一等奖的人有哪些?
你发现,妈呀,都好眼熟。
包括最近超火的一个家伙,就是刚拍了那个谁午餐的,他也是作文大赛一等奖。
仿佛,每个人都是作文天才,不管是打篮球的还是搞编程的……
这些,都源于父母的眼界。
当然,这些都不算牛B,若说牛B,蒋方舟才算,7岁写作,9岁出书,大家对年龄可能没有太大的概念,因为我儿子正好是这个年龄段的,我觉得,若是在这个年龄段能出书,绝对是天才。
因为,大部分还处于认字都困难的阶段。
关键是妈妈厉害,妈妈是著名作家,蒋方舟考上清华基本上类似保送模式。
爹,你为什么不是作家?!!!
物理天才,数学天才,这些都可能,但是语文天才很难,因为语文的本质是语言,语言表达的背后是逻辑+见识,有些东西不是读书就能懂的。
所以,任一作文天才,基本上都是瞎扯。
这就如同说一个9岁的孩子在台上演讲,征服了全场,你听说过吗?
你觉得可能吗?
什么人才是天才?
天天磨刀的人,例如唐家三少,安妮宝贝,天天写,天天磨刀,那些十年八年才写一篇文章的人,你觉得可能是天才吗?
他连最基本的练习都没做好。
所有的职业作家都有一个特点,就是每天都写,当然未必写了就发表,是为了保持写作的连贯性,输入的稳定性。
跟林丹天天训练是一回事。
林丹天天参加各种聚餐各种秀,他还是林丹吗?
不会是。
哪那么多天才?年轻的时候我们迷信这些,长大了就明白了,有些人的确有天赋,但是天赋还需要训练,例如《一球成名》电影里讲述了一个足球天才,从踢野球到站在了世界之巅。
这个可能性有吗?
没有。
所有的职业运动员,都是从小开始训练的,一般六七岁就开始了,绝对自律+绝对勤奋+绝对天赋才有可能出类拔萃。
你少训练一天,都不可能。
这就如同2008年奥运会时,我发了一个问题,有没有人比刘翔跑的快?
很多人都回答有,甚至他们村里就有。
可以这么说,几乎没有素人能跑过经过专业训练的高中生,就是把你们村里跑的最快的,你认为最优秀的,放到高中运动会上,绝对是倒数第一名。
而且,差距超级超级大。
扯远了。
继续回到教授的话题,在给出常规的几条路之外,教授也提供了几条旁门左道,让朋友自己选择。
那天晚上,教授喊我们去家里吃饭。
很小的房子,八九十平。
朋友觉得略诧异,一个大教授,竟然住这么小的房子,我特意给科普了一下,大城市不需要大房子,你知道一个厨房的面积值多少钱吗?
等于吃一辈子吃不完。
所以,曾经有个很热的讨论,就是一线城市的房子需要不需要厨房?
从性价比而言。
不需要。
一家三口,很温馨,儿子读初中,媳妇应该年龄跟我差不多,接近40岁,有江南女子的感觉,一聊,比我大3岁,80年的,在银行工作。
家里还有个保姆。
保姆是湖州人,做的菜还是比较有味道的。
吃过晚饭,我们就回酒店了。
我们还没到酒店,教授又打电话,问我们住在哪,非要过来,朋友拒绝了,我推测就是教授发现了什么,例如水果里有东西之类的,这个具体我没多问,是他们的交情……
这一页,翻过。
我只记得回山东的路上,朋友总是叮嘱我:一定要提前给孩子运作,我现在就有点晚了,临时抱佛脚。
我满口答应。
但是我对这些并不在意,我觉得考什么学校重要吗?你们都是培养的白领,我是培养的艺术家,艺术家是不在意出身的,但是在意经历,在意观察力,学习力,这种学习力是需要伴随一生的,而普通人的学习巅峰就是高考,过了就没动力了。
那不是我想要的。
你看,我现在不比高考的时候努力多了?
现在,偶尔大家喊我打扑克,喝酒,我都觉得不可思议,你们咋有这么多时间?不学习吗?不赚钱吗?
无巧不成书。
有天,骑友聚会,来了一位老师,50岁左右,略沧桑,但是打扮的还是不错的,她不会骑车,而是坐着保障车,而且她跟大家都很熟悉,跟我不熟。
跟大家熟悉的原因也简单,就是她是教育体系的,大家多是公务员,圈子就这么大,一聊都认识。
经常骑车的,经常打球的,并且热衷于混圈子的女人,多是单身,要么就是准单身,这是历史规律,而且运动圈里有个怪现象,只要混久了,不管你是不是真的洁身自好,一定是有绯闻的。
打扑克的时候,我们是对头,专业术语是需要开典,我牌很不错,但是她提出和平开典,就是求我放过她一马,我就答应了,她出了两个K,我就让出牌了。
因为我穿着骑行裤,就是裆里仿佛藏着一个地雷,坐她对面那么拉巴着腿,我觉得不文雅,打了几把,我就把扑克让给了另外一位大姐,让她替我打了。
我放过老师一马,她还是蛮感激的,因为我那把是跑了第一,不仅仅是可以封她的典,还能把她闷在家里。
我去收拾,准备吃饭,平时都是大家请客,我很少表现,因为我吃饭还是比较讲究的,一般档次太差的地方我不去,我若请客,肯定选本地前三名。
但是,大家喜欢来这些苍蝇店,觉得家常菜,好吃。
大家忙着打扑克,玩游戏,我去点菜。
顺便把单买了。
我点菜已经很与众不同了,我点了不少肉,最终一结账,140元,我都怀疑人生了, 我点了这么多菜,这么点钱?
大家喝了不少酒,自带的老白干。
我没喝,因为前段时间我就告诫自己,不能喝酒,会葬送自己的前程,我也讨厌喝酒,另外我真的吃过头孢。
女老师挺能喝的。
她喊着要买单,意思是她第一次加入组织,感受到了组织的热情。
我不能直接说我买过了,那样很不好。
她去买单的时候,我跟过去,然后小声地跟她讲,姐,我买过了。
然后,我们一起回来了。
不知道什么话题,聊起了考学,我就当故事一样讲述了去上海的见闻,还说认识了我们本地一个很牛B的家伙,现在是教授了。
喝了酒的人,没法认真听别人讲话,都在忙着表达感情。
自行车,大家都放店里清洗。
然后各回各家。
我已经让同事提前把车子给我送过来了,我没喝酒,可以送送大家,女老师坚持开车,她已经是酒驾了,执拗不过,另外也是县城的潜规则,大家都酒驾。
我说,这样,你告诉我你住哪里,你在后面跟着我,我送你回去,若是有查酒驾的,我告诉你。
答应。
为了安全,特意安排了一位老大哥坐她车上。
这老大哥不一般。
接近60岁了,女朋友不少,传言某骑友丧偶,赔了小200万,都让他给捣鼓去了,是真是假不知道,反正传的有鼻子有眼的。
我拉着我骑行的搭档。
中途,有段路正在修,我开着SUV都小心翼翼的。
女老师喝了酒可能兴奋,竟然在这样的路况下把我超了,那我也要追上她,把她护送回家。
没几个路口,把我甩了。
搭档说,他们俩肯定换司机了。
就是肯定是老大哥在开……
人家不让咱跟,咱就别继续跟了,我问搭档想去洗脚不?
他想去。
我们俩去洗脚。
搭档突然说,你知道那女的是谁不?
我说,不知道。
他说,之前咱一起去蒙阴的时候,有个个子很高的骑友你还有印象不?
我问,脖子上戴个白色的铁链子的那个?
他说,是,最初这个女的跟着他,后来又跟着一个男的,她一直都骑,在别的俱乐部夜骑,不知道怎么混咱圈子里了。
我说,今晚又舒服上了。
他说,咱俩真白搭,连50岁的也没弄上。
次日,一大早,女老师就加我微信,从群里添加的,问我方便见个面不?
我心想,这是要堵我的嘴啊?
见吧。
约见在了我们办公室。
神奇的事情发生了。
我们在上海见到的那个教授,就是她的前夫,当年她跟他是大学同学,她家是济宁的,为了他跟着回到了小县城,结果他自己飞走了,连儿子都不要了。
我问,他多久没见过儿子了?
她说,至少10年吧。
她在向我打听一些信息,例如他在那边混的如何,结没结婚,有没有孩子,现在过的如何……
听我讲,他混的很不错。
她略失望。
我以为她单身,没想到不是,她二婚嫁给了一个大自己12岁的老师,日子过的很安稳,我算是好奇地问,姐夫平时都在家里?
她说,都在。
那昨晚的故事就未必跟我们预想的一样了,也许老大哥只是单纯的护送……
提起自己的前夫,她用了十多个“小人”,说这么多年没过问过孩子如何,也没打过抚养费,仿佛压根就没有过这个家。
恨!
清官难断家务事,咱也不好说什么。
等她走后,我在对比他们两个人,当年,她是济宁市区的,应该也算不错的家庭出身,他是土包子,她是标准的下嫁。
而今天呢?
他们俩真是天壤之别了。
他看起来很年轻,春风得意,最初我以为跟我年龄差不多,一聊才发现比我大好多,而再看她呢?老了,真老了。
而且一个洋,一个土。
洋的已经融入主流社会了,土的还在忙着打扑克,打的很麻溜,慢慢的都有了农村妇女的感觉,而且整个脸没有舒展开,被仇恨浸泡了这么多年,很难再舒展了。
他们俩,一辈子都不会有交集了。
完全是两类人了。
年龄大的人比年轻的开放,什么没见过,什么没经历过,装什么清纯?有没有听说过跳广场舞的大爷有40个女朋友?
所以,对于这些故事,我们都是一笑而过。
特别是外出骑行时,例如去外省,往往都是女追男,给打水,给背包,而且这些老太有个共性,不挨骂不舒坦,一定是老头连批评带训斥才过瘾,笑嘻嘻的自我安慰,他那人就这样,刀子嘴豆腐心。
我误判过好几次,就是以为是夫妻,其实不是。
类似的事见多了,有时看到网上有人发的老头与老太很亲密的秀恩爱,我就在想,没人知道他们的真实关系。
骑行时,特别是大爷体能很好,大妈不行,你会发现,大妈使出了吃奶的劲在追,仿佛遛狗模式,但是大妈还一脸甜蜜。
柑橘她爸走的比较早,60岁左右,爸爸临走的时候,特意劝柑橘她妈,别想不开,你该往前走一步。
意思是我走了,没人照顾你了,你别为难自己,一定要再找个老伴。
柑橘她妈不是那种人,她视爱情为一切,老伴走了,肯定要为他守寡一生,怎么也要合葬在一起。
爸爸走了,柑橘也劝妈妈再往前走一步,你说没人照顾你,我们也操心,你找个人照顾你,我们也放心,对不?
妈妈不同意。
周围的人总是劝,劝多了,她也动摇了,要不?找个?
跳舞认识了一老头,素质很高,退休的,一来二去,俩人就好了,爱情这东西很神奇,她知道他有老伴,但是她还是想跟他好,阻止不了自己喜欢他。
年龄大了,什么也看开了,老头也跟老伴讲了,意思是自己喜欢上了外面一个女人,希望你能理解。
理解,别带回来就好。
于是,老头是白天跟柑橘她妈粘在一起,晚上回家。
柑橘觉得这个事不是那么回事呀,就去找老头谈了谈,要么,你别跟我妈好了,要么,你就离婚娶我妈。
老头一直很有礼貌,认为自己的确做的不妥当。
但是,就是不改。
两个女人都需要我,我们什么年纪了,还在意那张纸?离不离婚重要吗?结不结婚重要吗?
不重要。
日子久了,柑橘她妈也觉得心理不平衡,我这算啥?我清白了一辈子,现在成了个老三?
导火索是什么?
老头要买坟。
柑橘她妈觉得委屈,你TMD不是说不爱她吗?为什么还要跟她葬在一起?难道不能跟我葬一起吗?
你不爱我。
宝贝,你听我给解释,那不都是掩人耳目嘛,等老婆子一死,咱俩怎么过,怎么葬,不都是咱自己说了算嘛。
真的?
真的!
破涕为笑。
人,如何快速的忘记旧人?
有了新人。
我儿子有个玩伴,上海的,当时一个小区的,那娃得了白血病,没了,后来呢?妈妈又生了两个,小的又上幼儿园了。
整天在朋友圈晒宝贝。
生活也很幸福。
可是,我们对他家的记忆,还是停留在那个孩子和那个熟悉的名字上,包括我们给他们两口子备注的微信名也是XX爸爸,XX妈妈。
继续说老头。
老头还是比较有能耐的,在商业街有套门头房,年租40万,这个房子当年买的时候多少钱?不到200万。
这也是他独特的魅力加分项。
孙子考学,他出钱。
孙子买房,他出钱。
为什么家人不允许他离婚?
这可是涉及到财产分割。
总而言之,领证容易合葬难!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特别说明:文章非纪实文学,我不一定是我,你不一定是你,切勿对号入座!
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
微信扫一扫
关注该公众号